自古以来,中国人就十分注重风水,在古代,皇帝们更是如此。他们认为,一个好的风水能够保佑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,所以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寻找一块风水宝地来安葬自己。那么,古代帝王陵墓风水宝地有哪些呢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古代帝王陵墓风水宝地
乾县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风水宝地之一,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。乾陵是唐十八陵之一,也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陵。乾陵的风水格局堪称完美,其风水特点是:左青龙、右白虎、前朱雀、后玄武。乾陵的修建者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,其子李世民即位后,将父亲葬于此地。乾陵坐北朝南,依山而建,周围群山环绕,气势磅礴。乾陵的主峰海拔783米,比西安市区高出400多米,整个陵区占地2.5平方公里。乾陵的修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精髓—“藏风聚气”。
古代帝王陵墓风水讲究
1、古代帝王陵墓风水讲究的是“背山面水”,也就是要有山有水,而且山要比水高。乾陵就是这样的风水宝地,它的背后是海拔783米的九嵕山,前面则是开阔的渭河平原。这种“依山傍水”的风水格局,不仅符合中国古代风水学中的“天人合一”思想,也预示着乾陵将成为千秋万代的风水宝地。
2、古代帝王陵墓风水讲究的是“前有案山、后有靠山”,也就是说,陵墓前面要有山挡风,后面要有山作为依靠。乾陵的前面就是海拔783米的九嵕山,而乾陵的后面则是海拔高达2100多米的太白山。这种“前低后高”的风水格局,使得乾陵成为了一座真正的风水宝地。
3、古代帝王陵墓风水讲究的是“形法”,也就是要根据地形地貌来选择最佳的风水位置。乾陵之所以能够成为风水宝地,就是因为它的地形地貌非常符合风水学的要求。乾陵位于陕西乾县梁山之上,周围群山环绕,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。这种“万马归宗”的风水格局,使得乾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风水宝地。
另外,乾陵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。据说,当年修建乾陵的时候,工匠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:每当太阳升起时,就会有一只老虎从乾陵的正门跑出来,一直跑到山脚下才停下来。人们把这只老虎叫做“下山虎”,并把它看作是乾陵风水极佳的象征。
